一位关心天气预报的群众(以下简称“群众”):欢迎李老师!
李老师:听说你对数值天气预报时效有独到见解,特来向你学习。
群众:老师您太客气了。我这里有一张预报与实况对照表(见附表)。表中,最右一列是我关心那天的天气实况(有雨);左边有16列,分别是:十六天前、十五天前、...一天前,数值天气预报对我关心的那天天气的预测(有雨或无雨)。现有两个问题,向老师请教。
附表:预报与实况对照表
-
李老师:回答问题,也算学习的过程。那你就问吧。
群众:首先第一个问题是:数值预报十六天前就预报我关心的那天天气是“有雨”,实际那天真的“有雨”了。老师您说,十六天前的那次预报是不是有效预报呢?
李老师:从附表中可以看出,十六天前预报虽然报对了,可是后来又反悔。“有雨”、“无雨”,翻来覆去的,没有个准话。所以不能算有效预报。我们在学术上称其为“盲目预报”。
群众:老师,您说的我太赞成了!盲目预报不就是闭上眼睛胡说八道吗?
李老师(微微一笑):...
群众:对不起,我又说难听的话了。老师,我想问的第二个问题是,怎样的预报才能算有效预报呢?
李老师:如果报对了,并且一直不反悔,就应当算有效预报。比如,在此对照表中,最后两天(两天前和一天前)都报有雨,报对了,且没再反悔。这两天的预报就是有效预报。预报时效应当是2天。
群众:老师,我再次给您点赞。您的看法跟我的看法完全一致。我做过多次这样的分析,预报时效有2天、3天、4天的,平均大约3天。所以我说,现有的数值天气预报时效也就3天吧,4天和以后的预报就是...,不说了。
李老师:你测定数值天气预报时效的方法简单、可靠、实用。但我提出一点,应当引起你的注意。这种方法可能受季节的影响:在多雨季节,测得的预报时效可能偏好(偏高);在干旱季节,测得的预报时效可能偏差(偏低)。
群众:呃,我完全理解您的忠告。谢谢!
本文作者的联系办法:
电子邮箱:391039782@qq.com
手机:15590919407